上海丧葬习俗

初来上海的头几年住在上海浦东内环的一个拆迁安置小区,隔壁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老奶奶身体很硬朗,生活完全自理,烧饭、买菜样样都自己来,干净、利落,妥妥的上海强调。因为同样住在一楼,排水沟相通,一次下大雨后,她的下水口堵了,我们有了接触,老奶奶很健谈,普通话很好。聊天的过程中,她教会了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如何使用蚊香效果最好,还不影响健康。着实是一位智慧、细心的老人。她的房间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内心非常佩服的一位老人。

意外没多久就发生了,老人家离世了。家门口坐满了做法事的人 、出家人诵经 、还有吹吹打打的人。整整三天、从早到晚木鱼声、诵经声、奏乐轮番响起。大概过了几天又是一整天。那个时候心里想这老奶奶挺有福气的,子女很孝顺。

日子过得很快十多年过去了,为了孩子上学离家距离近一些,又再次住进了内环边上的拆迁安置小区。几天前,看见附近的邻居搭起了帐篷,今天早上8点钟开始奏乐、木鱼声 、诵经声轮番响起整整一天。联想到年前冬至小区里几乎每个单元门口都有祭奠亲人送纸钱过后留下的痕迹。小年夜、正月十五、二月二都有人在小区里、单元门口为去世的人送纸钱。

回想自己住过的小区。国际社区里住了七八年、临港新城住了6年,重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国际社区里住的都是有钱人,资产几千万甚至上亿。临港新城第一批原住民都是高学历,最低是本科学历。有钱有文化的人是用什么方式祭奠亲人的呢?还是有钱有文化的人普遍忘恩?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模式。是不是勇于打破规矩的人进步越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人口几千万,治理这样的大城市疫情期间井然有序,智慧和包容一样都不能少!为上海点赞!

浦东新高苑一期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农村红白事宴会点暂停开放

2021-02-05 11:02·

今天上午9:00,在上海市疾控中心举行本市防控工作第99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相关情况。

上海昨新增1病例是确诊病例密接者处在同一传播链,系主动筛查发现

市卫健委通报:2月4日0-24时,本市报告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该病例常住浦东新区,系确诊病例的密接者,经主动监测筛查发现。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与此前的21个病例处于同一传播链上。

截至2月5日早8时,排查到该病例的密接者34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完成核酸检测34人,结果均为阴性。

排查到该病例密接的密接346人,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完成核酸检测304人,结果均为阴性,42人样本正在检测中。

排查到相关人员3797人,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已完成核酸检测3790人,结果为阴性,7人正在检测中。

采集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69件,其中563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6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均与确诊病例住所有关。

目前,对该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出现新增病例后,市、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排查相关人员,对相关人员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今天发布的这例确诊病例,加上这次疫情之前发布的21例确诊病例,目前本市共有22例本地确诊病例,现均已在市公卫中心治疗,其中19例为普通型、3例为轻型,均予以对症治疗。

浦东新区高东镇新高苑一期小区列为中风险中福世福汇大酒店今18时调为低风险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将浦东新区高东镇新高苑一期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相关人员原则上不离沪。

1月22日,中福世福汇大酒店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从2月5日18时起,将中福世福汇大酒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市民政局列出社区防控重点:

查码测体温进小区、暂停开放农村红白事宴会点

曾群说,春节期间,本市在社区疫情防控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各住宅小区的入口管理,对非本居住区的人员,必须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后才能进入小区。

二是要强化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切实做好消毒、通风和秩序维护,在入口处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同时控制好人员规模,暂停非必要的人群聚集性活动。

三是要暂停开放农村红白事宴会点,大力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柔性劝导村民群众不办“流水席”。

四是要落实社区公共环境消毒,做好对小区楼道、电梯、门卫厅、垃圾厢房(桶)等公共部位、公共设施设备、公共场所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二级以下旧里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五是要加强社区疫情防控教育,继续做好“三件套”“五还要”等知识科普,引导居民群众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疫意识。

在强化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和服务保障的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防疫物资储备。

市民政局希望上述举措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做好春节期间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让市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健康的年。

吴凡:市民不要过度紧张纠结及时了解新进展,理解防控措施

吴凡介绍,新冠病毒出现至今已一年多,抗疫关键要掌握每次疫情的特点和其自身规律,“我们要因时因势地分析,根据疫情的特点动态调整防疫特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原则,从目标原则出发,围绕病人开展流调,从中发现重要信息,研判谁是密接,谁是密接的密接,核心加上几个圈层,结合动态风险评估而非简单机械用条条框框防疫。”

吴凡表示,疫情是所有人一起战斗,这场战怎么打,是大家一起齐心努力的结果。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闲着,对病毒研究、对防控的策略做研究。随着研究的进行、防控的深入,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

新冠病毒正在全球各地适应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环境,防控措施必须不断动态、循证调整。

吴凡希望市民朋友对于疫情不要过度紧张和纠结,主动了解新进展,去理解落实好每一次动态调整的防控措施。她最后喊话市民朋友:战胜疫情,没你不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顾泳

来源: 上观新闻

上海一公共绿地成祭祀焚烧场,有关部门:已24小时监控巡查

在上海浦东,一片公共绿地成了殡葬一条龙的焚烧场。

1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目前,有关部门对这片公共绿地已采取了专人负责值守、增设联网探头,实行24小时监控巡察,并且约谈了绿地养护单位。同时,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协调三林镇政府,加强“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宣传和引导,建议设置安全、规范、统一的临时处置点。

上海一公共绿地成祭祀焚烧场

涉事绿地位于浦东新区东泰林路789弄小区隔壁。

涉事绿地位于浦东新区东泰林路789弄小区隔壁。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此前报道,浦东新区东泰林路789弄小区隔壁有一片公共绿地,一年多来,每天都有殡葬一条龙的人带着人披麻戴孝,在绿地里一边撒着锡箔,一边烧祭祀用品。这片公共绿地里随处可见被烧焦的垃圾,有的还在草坪里用粉笔画了一个个很大的圆圈,草皮都已经发黑。一块不锈钢制作的宣传板也已经烧焦,上面依稀可以看到“绿化地禁止焚烧,违反者依法处罚”14个字。居民多次拨打12345市民热线等投诉。投诉人潘女士称,在绿化带里面,每天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五六拨人就在绿化带里面每天一波一波地烧。除了烧锡箔、花圈、衣服,有人还把家里的家具、椅子、床也搬过来烧。

1月12日,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该处为浦发绿城绿地,处于三林镇范围内,约3万平方米,系开放式管理,养护单位为浦林城建公司。记者还从该部门获悉,该处附近本土居民对“白事”在历史上有传统的乡俗和习惯,一直存在祭祀焚烧的情况,每年清明、冬至前后尤为严重。

1月5日,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职能部门赶到现场,召开现场会议,摸清情况。1月6日,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事,明确区镇联动、各司其职、疏堵结合和举一反三的处置工作要求。

此后,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职能部门约谈绿地养护公司。该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1月12日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此前,媒体有一种误读,认为绿化养护公司和殡葬服务公司就焚烧遗物达成默契,不但不制止,甚至在焚烧结束后还包揽清理工作。他们了解下来的情况是,该绿地自2021年开始,零星有人在此焚烧遗物、祭品等,养护人员一直劝阻,但没有执法权,收效甚微。至于事后清扫,毕竟这里是公共绿地,不能放任此处垃圾遍地。该工作人员称,每次焚烧都在绿地腹地。冬至前后,焚烧祭品现场陡增,养护人员先后报过5次警。

涉事绿地上一块不锈钢制作的宣传板已经烧焦。

据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透露,目前形成的处置方案包括加强人防措施,专人负责值守,加大巡查力度,规范劝阻、报案口径,发现苗头立即上报;增加技防措施,更新和加固禁入设施,阻挡祭祀焚烧物品进入绿地,增设联网探头,接入镇城运中心平台,实行24小时监控巡察,发现情况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加强现场宣传,增加宣传横幅,更新宣传栏,增设警示标识。

此外,将由养护单位对因祭祀焚烧破坏的绿化设施,及时实施清扫、修复和加种乔灌木,保障绿地生态和景观面貌。由三林镇牵头摸底,约谈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第三方从业人员,从源头上切断灰色链条。澎湃新闻记者1月13日从三林镇政府获悉,本周二,三林镇牵头,联合镇派出所、城管、消防、平安办等部门,已约谈涉事殡葬公司,严肃禁止在公共绿地焚烧。

同时,区生态环境局协调三林镇政府加强“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宣传和引导,建议设置安全、规范、统一的临时处置点,纳入属地政府的有效监管,并结合今冬明春森林防火专项工作,会同属地镇政府,在全区公共绿地范围内,对祭祀焚烧现象实施大排查和专项整治,全力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实现快速有效处理。